第291章 莲花宗传,老幼悄然换_我欲九天揽月
笔趣阁 > 我欲九天揽月 > 第291章 莲花宗传,老幼悄然换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91章 莲花宗传,老幼悄然换

  江面上,被那些妖怪的各色血水染得浑浊了一阵子。

  能够被雷允恭、郑知州带过来的妖怪,都是他们这百年时间里面攒下来的精锐,血煞妖气不容小觑,大多走的是靠杀生血食、摄取怨念来修行,这种不太动脑子的路子。

 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他们死后,所有魂魄落入冥界,缠绕的那些怨念血煞也随之而去,残留下来的血腥味道倒是很淡,比他们活着的时候,弱了很多。

  但范仲淹站在船头上,看看自己手里的粥,又看了看江水,迟疑了一会儿,还是转身把碗放下了。

  展昭吃得正香,智化吃得更香,一边吃一边说起他来这里的目的。

  包拯在旁边翻看智化带来的东西,不只是有陆昆院子里那些,可以联系到襄阳王府的事物。

  还有江淮大都督府中,因为跟金陵王、天仙门密谋,养匪为患,掠夺财宝,与海外交易的一些秘密帐册名录。

  苏寒山自己,没有在意过这些东西,当时目标,只是奔着苏晏的修行心得去。

  智化却是暗中搜索,破解了不少机关,还请欧阳春帮了点忙,才把这些帐册,成功拿到手。

  “那江淮大都督,也是一时之俊杰,朝廷之柱石,竟是这样的人。”

  包拯摇了摇头,端起旁边的碗,道,“多谢智化壮士,送来这些证据,否则若是我们自己查证搜集,又要耽搁许多时日,还未必能够搜得齐全了。”

  端着粘稠的甜粥当酒敬人,这种事,说来虽然有几分幼稚,但包拯向来不苟言笑。

  智化平时文雅,这时也有几分江湖人的慷慨,添了两勺粥,一口干了。

  范仲淹止言又欲,欲言又止。

  那粥用料厚实,这么吞下去,竟也不噎嗓子,真是好汉!

  他略微转头一看,喝~!包拯碗里也干净了,碗底亮闪闪可以当镜子用。

  范仲淹以前觉得,这个比自己小十岁的同僚,在朝中都没几个人敢亲近的,着实想不出那么多江湖人,主动跑去给他帮忙时,是怎么相处的。

  今天他倒是有点明白了。

  “虽然证据已经有了,但江淮的事,还需要略微做些查实,军中失将,也当安抚,又有太湖隐患,事务颇多。”

  公孙策在旁摇了摇扇子,说道,“可襄阳王那边,又是重中之重,是不是该上报朝廷,调些帮手过来?”

  包拯沉吟道:“急切间,只怕没有合适人选。”

  范仲淹坐下来,笑道:“不如我去江淮,你们去襄阳?”

  这范仲淹十几年前,任开封府尹的时候,在朝中上奏,力求推行新政,朝中阻力不小,被他连写数十篇雄文,求告皇帝。

  结果这些文章,不知怎么,走露了出去。

  正好当时,名震西方多瑙河畔的一只老妖,游历中土,自称冥河姥姥,看过文章之后,起了兴趣,便要把范仲淹掳走。

  万幸,那冥河姥姥行事嚣张,不看时机,当时正逢文武百官上朝之时,她在大宋皇宫中拿人,引起满朝文武,皇帝太后,齐力抗衡,拖延了一段时间。

  最后峨眉总掌教,普度普群生老真人,收到宫中求救消息,发出一道飞剑,才把她惊走。

  范仲淹因此重伤,修养多年,身上只挂了个闲职,文曲净土也转给了包拯,这次只因朋友交情,才同行出来游历,身上并没有担任钦差之类职务。

  他现在如果要去江淮管事,只怕名不正言不顺。

  “哈哈哈,事情可以先办起来,一边办一边等公文嘛。”

  范仲淹抚须笑道,“我的名字,知道的人应该不少,此去江淮,除了安定军中人心之外,也是想具体看看太湖的情况。”

  “那太湖隐患,最大弊端,在于只有一条江脉入海,其他支流,流量又小,河床又浅,且全汇入同一江水之中,所以一旦决堤,便是大祸。”

  “等我勘探地形之后,正好发动江淮军民,开浦挖塘,蓄水引流,将来即使太湖有事,也难成大患,而且又给这些人找点事做,以免动乱。”

  包拯抚着胡须不说话,当年新政之事,不了了之,但他对朝廷冗官情况,上下公文周转,拖延至极的现状,也早有意见,便默认了此事。

  当年冥河姥姥随手直闯皇宫之事,本来应该是件屈辱。

  但是事后,冥河姥姥在多瑙河畔的名声、实力传扬出去。

  大宋朝廷竟然能够与这种巨妖抗衡,反而成了一种荣耀。

  范仲淹这个因为文章,引起了巨妖觊觎之人,也就在整个事件里面,名声变得微妙起来。

  他只要不造反,仅有这些不符合章程的事情,大宋上下,绝对都会让一让他。

  众人皆不是拖沓的性格,略作商议之后,就分头行动。

  包拯等人转向襄阳,范仲淹和智化,则乘船往江淮而去。

  ………………

  与此同时,在江水下游不远的地方,也有百十人停下了脚步。

  这上百号人,僧道俗家打扮的都有,领头的是三个老道,各戴紫玉莲花、红玉莲花、白玉莲花冠,虽然胖瘦略有差异,却都显得仙风道骨。

  那戴紫玉莲花冠的,身份可非同一般,正是当今天下五大正宗之一,莲花正宗的掌门人,郭长达。

  旁边两个,是他门中左右护法,左护法“寿星真人”庄子勤,右护法“福星真人”叶秋生。

  这帮人看到江水中漂流下来的大量水怪尸体,正被江中鱼虾争食,脸上都微微吃惊。

  “刚才江上妖气冲天,群妖结阵,想必有妖仙坐镇,声势倒也不可小觑,竟然这么快就被破阵?”

  叶秋生手捏一把金如意,对着眼前一晃,眼中隐隐泛光,向上游看去,“文曲净土的气息,原来是包拯一行人,他身边展昭、公孙策,三人加起来实力不俗,难怪有这样的战绩。”

  身后有些和尚道士交头接耳。

  “可惜了,这么多的妖怪就白白的死了。”

  “若是死前咱们就已经赶到,正好可以布置一番,把妖魂全都收入法器之中,也是祭炼法器的好材料。”

  “看这些都是血食妖怪,靠血煞怨念为法力,在肉身打磨上没花什么心思,气血杂得很,没了魂魄也就不值一提了,若是有那清修的妖怪,那才浑身是宝。”

  庄子勤回望一眼,手中拐杖敲了敲土地,说道:“咱们还是办自己的事情,不要节外生枝。”

  郭长达看见上游船队之中,分出来两三艘船,也没有在意,扭头带众人离开。

  走了不久,他面色微动,从袖子里面抽出一把铁尺,铁尺上面金线游动,正结成字符。

  “昆仑传信……”

  郭长达诧异道,“他们怎么也来了江淮?”

  庄子勤肃然道:“莫非昆仑已经有人知道了香火衰落的事情,派人过来问责?”

  叶秋生摇头:“凭咱们的身份实力,还不至于因为这件事情,就有人直接过来问责吧?”

  郭长达沉声道:“反正他们离这边,也不足百里,既然召集莲花门人,我们过去看看就知道原因了。”

  这些人都修为不俗,很快赶到一片山坡。

  山坡上只有一人。

  是个修眉大耳,满面含笑,耳坠金环的大胖和尚,坐在树下,拨动念珠,似乎正在参禅打坐。

  传信中说的不清楚,郭长达本以为,来的人是个昆仑护法之流,见了这个和尚,便不由吃了一惊,快步上前,行大礼参拜。

  “弟子郭长达,拜见师父!”

  莲花门的那些僧道俗流,呼啦啦拜倒了一片,在山坡之下齐声喊道:“拜见上师!”

  大胖和尚笑呵呵说道:“快起来,快起来,长达,我们师徒两个,也快十年不见了。”

  “还差五个多月,就是十年了。”

  郭长达上前说道,“师父代掌昆仑,事务繁忙,怎么亲自到了江淮之地?”

  这大胖和尚,正是昆仑这一任代掌教,号称三世比丘卧佛僧。

  在昆仑内的时候,他自称卧佛僧,出了昆仑,他却是可以自称卧佛昆仑僧,以一人之身,代表昆仑的意思。

  “我来江淮,自然是有要事。”

  昆仑僧说道,“倒是你们,怎么莲花门人,也出动了这么多,赶到江淮之地?”

  “我派夜叉鬼出去打听一些事情的时候,见到许多莲花弟子活动,便试着联络你一番,想不到你堂堂莲花掌门并左右护法,全在江淮。”

  郭长达脸皮动了动,道:“既是师父相询,长达也不敢欺瞒。”

  “实在是我们莲花正宗的香火,近十年来,出了岔子……”

  净土仙的修行之道,除了靠自己感应冥界,打磨念头,挖掘心灵力量之外,还有很多种辅助之法。

  其中最广泛最常见的一种,就是所谓香火之道。

  香火二字,最初指的是利用冥界材料,混合人间一些罕见灵物,经过精心炼制之后,形成的灵香,有滋润神魂,加持心智的效果。

  但是这种上品香料,难以普及,炼制的过程,还需要耗费修行者的心力,耽误修行者自己修炼、玩乐的时间。

  因此后来,这类法门几经拓展,出现了引申的含义,香火二字,指的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灵物香料,而是指,为神佛上香的信徒。

  把一片净土,营造成类似神话人物的道场形象,在供奉这类神佛的寺庙之中,留下暗记,就可以把上香者的念头,采集到自己的净土之中。

  普通人的念头力量,极其微弱,但那是因为他们自己不懂得收摄蓄养,白白浪费了。如果每个人从小时候开始,把自己每天胡思乱想的力量,都积攒起来,到四五十岁的时候,把这股力量释放,也可以相当于一次天雷。

  而净土仙的寺庙,就可以帮未曾踏入修炼门槛的人,起到这个收摄作用。

  每个人天长日久,多次积累,人数又不断扩大,聚沙成塔,积水成海,对净土之主,大有裨益。

  辽国耶律氏祖传的那座净土,之所以要号称“南瞻部洲”,就是为了符合佛经传说中,凡人居住的世界名称,用这个法子,来收集香火。

  萧氏的天门,大宋的文曲、武曲,也都是类似的原因。

  莲花正宗,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门莲宗,本来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佛门支脉。

  但是到了武则天时期,因为净土仙体系成形,暗合莲宗理念,所有莲宗门徒,都转修净土仙法。

  为了能够享用更多香火之力,莲宗就逐渐混合三教,遍地开花,成为了莲花正宗。

  那个时代,武则天本人就是莲花正宗的总掌教,可惜晚唐藩镇割据,莲花正宗的道统被撕裂,诸多传人,各执一词,因此衰落。

  到了宋时,昆仑布局,整合莲花门人,卧佛昆仑僧直接收了郭长达这个道士为徒,传授妙法。

  莲花正宗暗地里,其实已经完全成为昆仑附庸。

  莲花正宗大肆传播的香火寺庙,也按照昆仑的意思,进行了修改。

  原本莲花正宗,在佛拜的是无量寿佛,在道则拜无量天尊。

  按昆仑的意思改过之后,在佛,拜的是长寿光明佛,又叫无量寿光明佛,在道,拜的是长眉万寿大仙。

  因为修改幅度,看起来不大,所以寺庙雕塑等等,很容易改动,经文典籍,改起来更是顺手。

  比如,原本莲花正宗门人传教的时候,说,福禄寿三星,是无量天尊的侍者从神,改过之后,就声称是长眉万寿大仙的从神,很是方便。

  因为昆仑帮莲花正宗撑腰,所以每隔十年,莲花正宗高层,都要去一趟昆仑,利用昆仑秘法,从自身净土中,移交一批香火,当做上贡。

  “最近两年,我们从各国收上来的香火越来越少,我起了疑心,下令彻查,这才发现,从十年前开始,就有人专门去咱们莲花正宗信仰昌盛的地方,耍手段,抢信徒。”

  郭长达恨声道,“那些贼子也拜佛,叫人家拜什么南无儒童菩萨,说能保佑孩童聪明,长大成器,偏他们又极会讲故事。”

  “潜移默化之下,很多莲花门徒,平日里念的也已经是南无儒童菩萨,甚至还有些愚蠢的分坛坛主,以为这是我们莲花门的新菩萨呢!”

  叶秋生附和道:“他们也不动动脑子,就算要加新菩萨,谁会把一个孩童形象的菩萨当做主尊?”

  香火之道大有讲究,神灵形象,各有内涵。

  一般来说,外形为老者的神灵,代表睿智、宽厚、恩德、赐寿,也带些圆滑安宁,无病无灾的意思。

  外表为成年男子的,多象征威猛、戍守、斩妖除魔、平定灾祸。

  外表为成年女子的,大多象征慈爱、善良、解忧、保家、驱除邪祟。

  而外表为孩童的神灵,相对就很少,因为孩童外形的神灵,容易使念头中掺杂纯净天真、异想天开等等意味。

  对修炼净土的人来说,很不容易约束利用,自然也不会费心为之大力传播信仰。

  “昆仑莲花,一脉相承,我们众神之中,孩童模样的神主虽然没有,但这类从神也是有的,至于保佑孩童、聪明成长、孝顺父母这些,在我们编撰的经文典籍中,也都有。”

  卧佛昆仑僧扫视众人,道,“如果仅有这些特点,那这个儒童菩萨,是怎么把我们信徒抢走的?”

  郭长达吸了口气:“因为他们……不收钱。”

  “不只是不收钱,甚至一开始抢信徒的时候,还会送钱给小孩。”

  卧佛昆仑僧听了这话,也不禁脸色一凝。

  嘶!好狠的手段!

  抢信众的人玩这一手,那就实在太绝了。

  “不收钱,那也不卖神像,没有立庙吧?”

  昆仑僧拧眉说道,“那这些人就不是为了自家修炼的好处,而是单纯的要跟莲花正宗做对。”

  “花这么多精力钱财,游走各国,破坏莲花门的香火,背后绝非一般人物,你们可有查到什么线索?”

  郭长达说道:“我们查证到的那些人,身份也很复杂,不过其中有两个,尤为突出,很善于炼制丹药丸散,一个是老乞丐,另一个是跛脚的青年人。”

  “我们查到那跛脚的,这两年一直在江淮出没,因此才召集人手,准备来个十成把握的合围,生擒活捉,非要问清背后主使之人!”

  昆仑僧思索片刻,说道:“你们既然有线索,我也跟着你们,一起追查看看吧。”

  郭长达连忙问道:“师父到江淮来必有要事,怎能为我们耽搁?”

  “唉,原本我是来追拿欧阳春和花神公主,因为知道欧阳春跟少林关系匪浅,许多护法及西夏高手,暗自看守,封堵少林那边,剩下的人手就不多了。”

  昆仑僧解释道,“还好我在江淮有个老友,愿意帮衬,势力颇大,因此我来看看,不料他好像真找到了欧阳春线索,却被欧阳春帮凶所杀。”

  “这些事闹得颇大,但战场气息都太乱,我把身边人手和豢养的夜叉鬼等,全派出去,暂时也查不出头绪。”

  “便先帮你们,办了这个事情吧!”

  这胖大和尚站起身来,甩了一下念珠,呵呵一笑。

  “这件事,也未必只是针对莲花,更有可能想要恶心昆仑,毕竟昆仑正宗,总览昆仑山脉中所有教派,为诸国之上宗,树大招风。”

  “我们这回下手,大可狠些,该让某些人明白,撑天大树,一旦动弹,即是山崩地裂,万灵哭怕,不是他们承受得起的!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84200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984200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